发布时间:2022.03.23 点击次数:2239
1.新能源汽车
对中国而言,新能源汽车是一个千载难逢的机遇。
汽车跟飞机一样,是一个国家制造业的标杆,代表着这个国家工业制造水平。
中国在汽车领域前景非常广阔。
美国汽车保有量是每千人800辆,日本是每千人600辆,欧盟是每千人400多辆,世界平均水平是每千人280辆,而中国是每千人180辆。
跟发达国家相比,我们的汽车保有量远远不足。
试想一下,如果每个家庭都有一辆小汽车,中国未来就是全球最大的汽车消费国。
但光消费不行,还得能制造。
要想成为汽车制造强国,就需要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。
在新能源汽车方面,中国是走在世界前列的。据《全球新能源车市场格局报告》显示,2021年,中国新能源乘用车世界份额达到53%。
未来,新能源汽车在中国有30万亿以上的广阔市场。
燃油车我们是比不过外国的。直到今天,中国还是造不出一台达到世界先进水平的燃油发动机。
但新能源汽车就不一样了,我们不用造燃油发动机,只用造电池就可以了。
造电池可比造燃油发动机容易很多。
这就在无形中降低了造车的门槛。我们可以看到,最近几年涌现了很多造车新势力。
像华为、小米、阿里、百度都相继宣布造车了。
碳中和之下,是这6大机遇!每一个都是万亿级的大市场
这里特别聊一下特斯拉。
2014年,中央为了鼓励新能源汽车发展,出台了相关的补贴政策。结果出现了大量骗补贴的行为。
问题出现以后,中央就想了一招——引进国外的竞争者。
2019年,上海市政府正式宣布,引进特斯拉。
当时,上海市政府给特斯拉提了两个条件:
第一,特斯拉在上海建的超级工厂,品质不能低于在北加州的品质。
第二,特斯拉的上下游产业链要放在中国。
那么,特斯拉的进入对中国的新能源车企来说,是鲶鱼还是鳄鱼呢?
碳中和之下,是这6大机遇!每一个都是万亿级的大市场
我觉得两个都有。
特斯拉进入中国以后,国内的新能源汽车产业链随之升级,特斯拉90%的零部件都国产化了。
而且,特斯拉在中国的超级工厂的管理团队、工程团队、制造团队等等大范围使用中国人,相当于给中国培养了一批世界领先水平的汽车人才队伍。
产业链、人才、汽车都掌握在自己手中,即便未来面临国外老牌车企的冲击,中国也能稳如泰山。
但对国内的新能源车企就不太友好了。补贴取消,还引进了一条“大鳄鱼”,倒逼车企也必须认真发展。
因此,特斯拉对中国的新能源汽车领域来说,既是鲶鱼也是鳄鱼。
2.第三代半导体
半导体跟芯片行业的发展息息相关。
第一代半导体,我们跟发达国家的差距很大,第二代半导体我们有机会有所突破。
到了第三代半导体,以氮化镓、碳化硅为代表,是中国可以弯道超车的机会。
碳中和之下,是这6大机遇!每一个都是万亿级的大市场
如果第三代半导体能有所突破,中国在芯片方面的很多问题都可以顺利突破。
大家也都知道,受疫情影响,中国的芯片严重短缺,汽车行业也被迫减产。
为了不受制于人,中央计划成立半导体攻关小组,在未来5-10年内,投入10万亿人民币,进行芯片和半导体的攻关。
我认为这个非常正确,技术的攻关,肯定需要科研体系改革和投资。不投钱、不花精力,是肯定没法弯道超车的。
3.储能
无论是传统能源还是新能源,都需要存储,储能市场也就应运而生。
据测算,储能市场未来也将会有万亿级美元的市场空间。
碳中和之下,是这6大机遇!每一个都是万亿级的大市场
国内的某些企业,现在已经开始了转型升级,由动力电池向储能电池转变。
尽管储能技术的发展,目前还面临着很多难题。但是一旦储能技术取得突破,就意味着新能源革命的到来。
4.绿色建筑
我们以前搞建筑,是一种粗放型的发展方式。
未来的建筑行业要大力发展近零能耗、零能耗建筑产品。
近零能耗,是指利用可再生资源,优化能源系统运行,以最少的能源消耗提供舒适室内环境。
零能耗,是指充分利用建筑物本体及周边或外购的可再生能源,使可再生能源全年供能大于或者等于建筑物全年全部用能。
碳中和之下,是这6大机遇!每一个都是万亿级的大市场
以前搞建筑,就是盖个普通的房子。
今后可能就不同了,从大楼的整体设计到建筑材料再到施工方式,都要符合绿色建筑的要求。
举个例子,国内的互联网巨头腾讯即将要建造的滨海大厦,就是一个“海绵型”建筑。
广场上的透水砖将水吸收后,再用来浇灌花草;大楼的幕墙,可以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……
通过采用智能照明系统和节能系统,滨海大厦预计每年可以节约电能132万千瓦。
5.绿色金融
2016年,中国就提出了绿色金融的指导意见。2019年,中国贴标绿色金融的债券发行。
在绿色金融方面,中国是走在世界前列的,央行也在屡次评为G20成员国最绿色的央行。
我们现任的央行行长易纲在金融发展方面的水平很高,他主导制定了高标准的绿色金融发展体系和道路。
像绿色债券、碳金融产品、绿色保险等等都属于绿色金融的产品。
碳中和之下,是这6大机遇!每一个都是万亿级的大市场
在2021年4月的亚洲论坛上,易纲还提出了3条未来绿色金融的发展内容:
如何更好地动员资金,支持低碳转型;
如何管理好因气候变化引起的金融风险;
国际协调与合作,要发挥好G20等平台的作用。
在绿色金融方面,中国面临的难题是,要跟欧盟共同建立绿色金融的分类标准。
倘若标准建成,对金融体系的发展影响会非常深远,相当于走出了完全不同的一条道路。
6.碳交易
2020年12月底,《碳排放交易管理办法》正式发布,碳交易市场开始进入大发展阶段。
未来,企业年度的温室气体排放量当达到26万吨二氧化碳的当量(约等于1万吨媒),就会被纳入到碳交易市场。
而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碳排放国家,碳排放量占全球的1/4,可以预见,碳交易市场潜力巨大。
据预测,中国的碳交易市场未来会达到30-40亿吨,涉及的金额将在5000亿-1万亿左右。
碳中和之下,是这6大机遇!每一个都是万亿级的大市场
目前碳交易市场的试点城市有7个,覆盖钢铁、电力、建筑等各个行业。
碳交易市场目前最活跃的地方在广东,但我预测碳交易市场未来发展最好的地方应该还是在上海。
除此之外,中国的碳交易市场还会走向世界,跟世界的碳交易市场进行联动。
中国是全球最大的碳排放国家,在碳交易量方面理应可以超越欧盟、美国,成为全球第一。
因此,未来的中国,碳交易市场可能是规模仅次于股票的金融交易市场。
工程案例
PROJECT CASES在线留言
ONLINE MESSAGE